2022年 11月 8日

肾移植术后红细胞增多症及如何处理

肾移植术后红细胞增多症(post transplant erythrocytosis,PTE)为一较常见的肾移植术后并发症,10%~15%的患者会出现,好发于肾移植术后2年内。其中30%~40%的患者在18~24个月可自行减轻或消退。男性患者及移植肾功能良好的患者中更为多见。红细胞增多可导致血液黏稠度增加,血流缓慢,微循环障碍,全身血管扩张充血。常见的症状有头痛、眩晕、嗜睡及易疲倦、视力障碍、面色发红、眼结膜充血、血压增高、肝脾大和血管栓塞等症状,亦常见鼻出血和皮肤瘀斑。部分患者有舒张血压增高现象。肾移植术后红细胞增多症发病机制目前仍不很明了,最常见的原因考虑与原患病肾过度产生促红细胞生成素所致,特别是患有获得性囊肿、多囊性或糖尿病性肾病的患者。但一般认为肾移植术后红细胞增多症为多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其发病机制可能与促红细胞生成素不适当分泌、细胞因子-胰岛素生长因子-1及免疫抑制药的影响有关。临床上我们发现肾移植术后红细胞增多症多发生于术后肾功能恢复较好且血压偏低的患者,考虑可能与移植肾血液灌注不足致相对缺氧而刺激红细胞生成酶产生增多,进而引起红细胞生成素分泌过多而发生红细胞增多症。
肾移植术后红细胞增多症的诊断标准目前仍未统一。多数学者意见主张临床标准为红细胞比容持续大于0.51即可诊断,而无须鉴别其真、假性红细胞增多症。或采用国际血液学标准化委员会制定的标准,即连续两次测定男性患者红细胞比容超过0.51及血红蛋白超过170g/L,女性患者红细胞比容超过0.47及血红蛋白超过150g/L。
对于肾移植后红细胞增多症,为防止症状加重而导致不良后果应采取积极治疗。治疗的目标是将血细胞比容降至45%,该水平时高黏滞度和高血容量引发的并发症能被控制在最低程度。治疗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1. 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药(ACEI)可用作一线治疗药物,小剂量应用ACEI如盐酸贝那普利、马来酸依那普利等治疗肾移植术后红细胞增多症安全有效,起效时间在2~4周,需持续用药。但应注意可能引起的干咳、高血钾、低血压及白细胞减少等并发症。

2.放血疗法。对ACEI无反应的患者可考虑用此法,该疗法较为经典,易接受,较安全,可在较短时间内使血容量降至正常,症状减轻,减少出血及血栓形成机会,改善血液黏稠度与脑血流指标。每隔2~3d放血200~400ml,直至红细胞数在6.0×10/2L以下,血细胞比容在50%以下。重复静脉放血会导致铁缺乏,而铁缺乏能预防血细胞比容的快速增高,一些患者每年仅需行2~3次静脉放血便能保持正常的血细胞比容。

3. 茶碱类药物治疗。茶碱类药物为非选择性腺苷拮抗药,可减少红细胞容量及促红细胞生成素的合成,而对肾功能无影响,一般采用茶碱200mg,每日2次(或每日给予茶碱8mg/kg),维持治疗,但应注意其可能引起高血压加重、失眠、神经过敏及胃肠不适等并发症。

4. 给予活血化瘀类中药制剂,如丹参、川芎等为主的药物进行调理,对预防红细胞增多相关的并发症及减轻CsA的肾毒性和促进移植肾功能具有一定的作用。

5. 给予抗凝药物预防血栓形成,如给予阿司匹林、双嘧达莫(潘生丁)等。

6.对某些病例可行双侧原肾切除来治愈红细胞增多症,是因为肾移植术后原来肾的缺血可能加重,从而导致继发性红细胞增多症。

发表回复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