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胞因子种类繁多,根据结构和功能分为以下六大类。
1.白细胞介素 (interleukin,IL) 最早将白细胞分泌并介导白细胞间相互作用的细胞因子称为白细胞介素,并按发现先后顺序排列命名。后来发现,除白细胞外其他细胞如基质细胞、内皮细胞等也能产生L,其作用的靶细胞也不局限于白细胞,如内皮细胞、成纤维细胞等,IL是具有重要免疫调节等多种生物学作用的一类细胞因子,已发现命名的白细胞介素有38种 (至2010年)
表3-3 常用的IL种类和生物学活性
2.千扰素 (interferon,IFN) IFN是最早发现的一类细胞因子,因其可以干扰病毒在机体细胞内增殖和复制而得名。根据其来源、理化性质和功能不同分为IFN-a、IFN-B和IFN-V (见表3-4) ,IFN-a和IFN-B作用于细胞表面相同受体,属于|型干扰素,IFN-V属于I 型干扰素。
表3-4 干扰素的类型及主要功能
3.肿瘤坏死因子 (tumor necrosis factor,TNF) 超家族 TNF是1975年发现的能使肿瘤组织坏死、杀伤肿瘤细胞的一类细胞因子。根据其细胞来源和分子结构不同可分为TNF-a和TNF-B两类。TNF-a主要由活化的单核-巨细胞产生,TNF.B又称为淋巴毒素 (lymphotoxin,LT) 。TNF超家族目前发现了30多个成员,主要在调节免疫应答、杀伤靶细胞、参与炎症反应和诱导细胞凋亡中发挥重要作用。
4.集落刺激因子 (colony-stimulating factor,CSF) 是指在体内体外均可刺激骨髓多能造血干细胞和不同造血祖细胞增殖、分化的细胞因子。包括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 (granulocyte-CSF,G-CSF) 、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 granulocyte-macrophage CSF, GM-CSF) 、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macrophage-CSF,M-CSF) 、红细胞生成素 (erythropoietin,EPO) 、血小板生成素 (thrombopoietin,TPO) 、干细胞因子 (stem cell factor,SCF) 等。
5.生长因子 (growth factor,GF) 泛指能促进相应细胞生长、分化的一类细胞因子。包括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 (vascular endothelial cell growth factorVEGF) 、表皮生长因子 (epithelial growth factor,EGF) 、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 (fibroblast growth factor,FGF) 等。转化生长因子 (transforming growthfactor,TGF) 是一类特殊的负向调节性生长因子,主要功能为抑制免疫细胞应答的活性,如对多种免疫细胞的增殖、分化和效应产生抑制作用。
6.趋化因子 (chemokine) 又称趋化性细胞因子,可促使血液中白细胞向炎症部位募集。目前有C、CC、CXC、CX3C四个亚家族 (C指半胱氨酸,X指任意种其他氨基酸)